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老旧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旧文章

【科普】肾上腺“意外瘤”

日期 : 2013-06-01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81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小李今年32岁,是上海某公司的白领,平时上班比较辛苦,工作压力也很大,公司为员工安排了每年一次的全身体检。小李觉得自己除了感到乏力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但检查的结果却让小李难以接受,B超发现他的左侧肾上腺长了个2cm的肿瘤,这可把小李给吓坏了,他到处求医,但医生给的答案却大相径庭,有的建议直接开刀把肿瘤拿到,有的认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无需处理。小李带着种种疑惑来到了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根据各项生化检查指标提示小李左侧肾上腺肿瘤为有分泌功能的醛固酮瘤,由于肿瘤还处于早期阶段,小李只表现出血压的轻度升高。医生在腹腔镜下对其进行了左侧肾上腺腺瘤摘除术,术后不久小李便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肾上腺意外瘤是指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体征,患者因为肾上腺以外的疾病行影像学检查而发现的直径>1cm的占位性病变。近年来随着B超、CT及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意外瘤。肾上腺意外瘤的发现不仅给病人带了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使临床医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究竟该不该处理?如何处理?
     首先需明确肿瘤有无分泌功能,大约80%左右的肾上腺意外瘤为无功能腺瘤,但仍有少部分存在某些激素分泌的异常,因此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内分泌功能检查是相当必要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类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据文献报道有1%的肾上腺意外瘤为醛固酮瘤,同时醛固酮的高分泌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目前血醛固酮与肾素比值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筛查方法,如果两者比值>300,高度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必须进行生理盐水试验以明确诊断。库欣综合征又称皮质醇增多症,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群,在肾上腺意外瘤中5.3%的病人虽有自主性的皮质醇分泌,却不足以产生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这种高皮质醇的状态,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甚至骨质疏松,所以早期诊断并手术切除病灶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细胞的神经外胚层肿瘤,由于肿瘤细胞能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激素,常表现为持续性或者间歇性的血压升高,但也有少数病人可无高血压症状,目前测定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及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关键,对于可疑病例,应进一步作同位素显像以明确诊断。
     其次需明确肿瘤的良恶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哪一种内分泌检查或肿瘤标记物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但从影像学上来看,还是有一些特征可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的。从CT检查来看,恶性肿瘤除了表现为瘤体较大外,还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较厚,密度不均匀且有坏死,CT值较高,增强后强化明显而又不均匀。肾上腺因为血运丰富而成为肾上腺以外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原发灶多来源于肺、乳腺、结肠和肾肿瘤及黑色素瘤,其大小介于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之间,多为双侧。对可疑患者可以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同时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对鉴别皮质腺瘤和转移瘤有一定的价值。
     关于治疗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于有功能的和高度怀疑恶性的意外瘤,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良性的且又无功能的肾上腺意外瘤,肿瘤直径>3cm可以考虑手术;3cm以下的可以暂不处理,但要密切随访,一般每三个月进行各项内分泌功能检测和CT检查,如果肿瘤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提示有恶性倾向,建议手术切除,如果肿瘤大小变化不大,激素水平又没有异常可进一步随访,直至出现功能异常再考虑手术切除。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