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患者较多。其中甲状腺肿瘤的发现率随着超声等检查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也明显增加,此病90%以上为良性病变,肿瘤增大不但在颈部外观出现难看的疙瘩,还会引起的呼吸困难、吞咽不畅等不适,由此造成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威胁和影响。甲状腺肿瘤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癌,往往需要行甲状腺切除术,包括部分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等。这种手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传统的甲状腺手术需在颈部留下6~15cm的永久性手术瘢痕,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开始探索把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以期达到确切的治疗效和最佳的美观、微创效果。1996年国外学者Gagner首先报道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1997年国外学者Huscher首先报道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011年我科在省内率先成功开展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填补了该高新技术领域的省内空白。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开展,从此结束了甲状腺手术必须在颈部切开,必然在颈部留下疤痕的历史,实现了甲状腺外科的历史性突破。
颈部无瘢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型微创手术,它是利用腹腔镜在胸乳部切2个5mm和1个10mm小口,建立皮下隧道,放入腹腔镜和超声刀等操作器械,在显示器监视下完成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手术方式具有美容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甲状腺肿瘤的目的。
为满足广大爱美女士等患者的要求,我院特与广州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建立了技术合作中心,成立了甲状腺病友俱乐部,开通了网上预约诊疗服务项目,并聘请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广州微创外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存川教授及其团队常年来我院讲学和指导手术。
2、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PPH)
什么是痔?
痔是一种常见疾病,是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出现坠胀、疼痛、出血或嵌顿等临床表现,称为痔。齿状线以上为内痔;齿状线以下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
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内痔:表现为便后出血和脱出。
内痔分度
Ⅰ度:仅排便后出血,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Ⅱ度:排便时痔块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Ⅲ度: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帮助才能回纳。
Ⅳ度:痔核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外痔: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发生血栓时疼痛。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环状痔。
什么是PPH?
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是一种痔疮微创手术即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是在肛垫学说基础上,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Ⅱ-Ⅳ度重痔、不破坏肛垫正常生理功能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极大减轻术后疼痛的痔疮手术。它通过对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至今全世界已有100多万痔疮患者成功实施了PPH手术,在中国开展来,近30万名患者成功接受了该项手术。
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粘膜脱垂的病人。其原理是:保留肛垫,将部分内痔及痔上粘膜、粘膜下组织环行切除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既阻断了痔的血液供应,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将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恢复到正常的解剖状态。
PPH的主要优点:
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日常生活,是重度痔疮治疗的跨时代革命。
痔的传统治疗
非手术治疗:饮食疗法、口服用药、外敷用药、注射疗法、枯痔疗法、红外疗法、冷冻疗法、光疗法。
传统手术疗法:采用外剥内扎术切除痔核,是近年来最常用的重度痔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手术疗法所带来的术后疼痛以及较长的住院与愈合时间等问题,常常使病人闻之色变,而且传统手术疗法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它或多或少地切除了肛垫,因而有病人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失禁现象发生。
PPH微创的治疗方法
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粘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结扎缝线后击发吻合器,即可切除直肠粘膜脱垂带并可将下方的脱垂粘膜悬吊拉平。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粘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术后几乎没有痛感;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粘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避免了痔的复发。对一些复杂性的痔,如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PPH显示了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可显著地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地加快康复周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地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