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参加“清华大学现代医院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体会
2014年初春,为进一步更新全院中层干部、护士长的管理理念,提升学习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执行力,构建高效完美的团队,院领导高瞻远瞩,精心筹划,3月3日——3月9日,我院组织的“清华大学现代医院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 (第1期)取得圆满成功。
清华1期一行52人由院长连鸿凯、副院长母心灵带队,于3月3日走进清华大学,在这美丽的清华园里,全脱产5天,参加“现代医院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课程学习,并领略清华大学的百年风采。
“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每天的晨读,书声朗朗;每天的课堂,精彩难忘;每天的学习,紧张充实。每一节课堂,我们都认真听讲、详细记录,每一节课中,我们都踊跃发言、积极互动;每一节课下,我们都努力思索,相互交流。短短的5天,大家如饥似渴,学习着,思考着,努力着,并快乐着!在这里,我们真切感受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精神意蕴,努力践行“行胜于言”,充分领略名家大师的风采,并留住一份美好的校园记忆。
开学典礼,拉开学习帷幕,院长寄语,提出殷切希望:提高学习力,提高管理力,提高执行力,提高竞争力。此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严谨,内容丰富多彩,使我们充分领略了课程和教授的魅力。
“出了清华园,带走清华魂”。回首这短暂的清华学习经历,思想得到振憾,观念得到转变,理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充实,思路得到开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也是一段不寻常的记忆,我们感触万千,受益匪浅,收获是多方面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这里,我们圆梦清华,开阔视野,升华阅历;在这里,我们感悟清华,提高境界,成就人生。
体会1:领导高度重视
有一句话说的好,“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如此大规模、高层次、时间长,全脱产的管理培训在我院尚属首次,足见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多高;培训班上,当每一个教授与我们互动得知整个班级52人都是我院管理人员,且这种专场将持续5场时,无不惊讶,继而竖起大拇指点赞,赞扬院领导的高瞻远瞩,“短短5天的培训,无疑将收益终生。”
体会2:课程和教授的魅力
来自清华、北大、台湾的教授知识渊博、观点明确、见解独到、思路清晰,为我们捧上了一道道管理的饕餮大餐,从刘燕翌教授的《医院科室经营》、韩菁博士的《性格与领导力》、知心姐姐卢勤的《健康人生与子女教育》、张延教授的《博弈论与竞争策略》、刘田教授《高效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打造》到马作镪教授的《医院质量管理》,他们教态自然得体,语言风趣幽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案例阐明了自己的理念和观点,能很好的打动和感染人。最重要的是他们所论述的理念和方法通俗易懂,简明实用,联系实际,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能有效引起我们的共鸣。
体会3:提高学习力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带动身边的同事不断学习,才能构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团队。
体会4:打造完美的团队。
培训中栩栩生动的案例留给我无尽的思索,发人深省。一些看似并不强大甚至微不足道的力量,进行最佳排列组合后,就能创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这就是团队精神最好的诠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带队伍、抓建设,培养造就团队精神,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参与管理、共同决策、全力行动,便会提高工作效率、产生效能、创造效益,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体会5:领悟科学管理的真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次培训,我们不仅得到了“鱼”,更学到了“渔”。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科学管理,既要“管”,更要“理”, 管理的关键就是沟通,通过有效沟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可操作化,把可操作的事情可度量化,把可度量化事情可考评化。
体会6:意外的收获
这次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一是班主任宋老师、王老师工作细心,关心同学生活,从学生的身份证信息中得知3月4日是港区内科主任何向前的生日,3月6日是徐志霞的生日,及时送上特殊的祝福,并送上了清华大学的美丽贺卡及纪念品;二是五十多名学员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友谊。
杰克•韦尔奇说过,我们能够走多远?我们能够成长多少?我们能够行动的多快?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只要是我们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护理部主任:徐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