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2月26日,凌晨五点,一阵刺耳的铃声打破了我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后简称NCU)的宁静,“快,急会诊,地点:急诊抢救室。”急诊科的电话刚落,值班大夫马不停蹄向急诊科方向立即奔去……原来1小时余前,患者家养一小狗奔跑到患者儿子的房间不停地吠叫,其子顺着小狗的引导,来到其父亲的房间,发现患者瘫倒在床边,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没有感觉,急呼120转入我院。
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120急救人员在车内进行各种指标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等急救措施;随车医生立即电话通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患者基本情况,急诊科迅速做好应急准备并请专家提前做好会诊事宜,同时联系好CT室,病人一到医院后立即进入CT室做颅脑CT检查。
医院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头CT排除脑出血。牛大夫考虑急性脑梗死,急转NCU病区治疗,并向NCU病区娄萍主任汇报病情,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并进行NISS评分。向家属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后,娄萍主任迅速赶到病房查看病人,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表示同意静脉溶栓治疗。
07:15分,患者病情无缓解;07:30分,生命体征示血压152/86mmHg,呼吸17次/分,心率86次/分,生命体征相对平稳;08:15分,溶栓药物阿替普酶泵完,整个溶栓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状况无加重;08:25分,患者左右肢体肌力较前恢复右上肢肌力恢复至3级,右下肢3级。建议立即给予行头部MRI检查,明确颅内梗死情况,同时行头颈部CTA检查,明确血管情况,观察有无介入治疗指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抢救心脑血管病人,要的就是快、科室间的密切协作,从“急救车、急诊室、影像科、NCU,无缝连接”的生命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交费,无缝隙的抢救流程使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开通阻塞血管的时间由从原来的90分钟压缩到了6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心脑血管疾病有效再灌注时间。
院长连鸿凯说:“绿色通道是一条为第一时间抢救急、危、重病人而设立的快速的特事特办、救命优先的特别通道,对休克、昏迷、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外伤、烧伤、急腹症、孕产妇等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可谓“命系分秒”!
正是因为有了NCU与急诊科之间的这条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为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才使命悬一线的生命重新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