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段小凯主任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每天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将一个科室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宛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是共产党员的韧性与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是医者不忘初心的“工匠精神”。
带领科室人员查房
张爷爷是一位80多岁的高龄患者,患有慢阻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梗等多脏器功能衰竭。
2017年夏天的某一个晚上,张爷爷突然胸闷喘不过气,脸憋得通红,于凌晨1点转入全科医学科。
接到电话后的段小凯迅速赶到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并与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凌晨4点,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情况渐渐稳定下来,段小凯这才放心地回到科室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为住院医师培训
为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他每周都要组织科室医生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慢性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等全科专业知识及骨穿、胸穿等四大穿刺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并要求大家必须做到“快、稳、准”。
培训穿刺技术
同时,他邀请全科医学领域知名的专家教授前来为疑难病例等进行科学指导,进一步提高科室的医疗水平。
针对糖尿病患者,段小凯引进了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以全科为主导的全院血糖规范化检测与管理及全院糖尿病患者及其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远程监控和会诊。
通过录入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报警机制及时发现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等,帮助医生快速掌控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帮助更多的慢性病患者,段小凯结合科室优势,通过互联网与社区基层医院建立分级诊疗试点,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的血糖数据互通和共享,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快速筛查,使医生通过直接扫描患者身份证智能读取患者信息,实现无纸化患者慢性病档案的建立。
互联网上传数据,实时了解社区糖尿病情况,为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及时跟踪管理,在社区基层医院建立我院全科专业实践基地,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示范基地。
段小凯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这是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段主任坐诊中
与李大爷一样,因为段小凯热情和高超的技术而成为他“粉丝”的人还真不少。
55岁的海女士患有高血压病史,近两三年来,她吃了很多种降压药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总是头晕难受,血压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80/100mmHG,慕名找到段小凯以后,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过药物治疗,海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从此不用再吃降压药了。
“感谢段主任,解决了我多年来的困扰。”海女士激动地说道。
与患者交流中,段小凯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他总是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病情,不断鼓励患者,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出院后,他更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患者,方便患者在用药、病情变化等方面有疑问时,能够及时与自己联系,使自己可以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
他经常告诉年轻医生,
“患者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做医生的不能有一丝应付和不耐烦,对患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这才是医者应该具备的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