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老旧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旧文章

【心得】乡村医生如何规避医疗纠纷--------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志宏

日期 : 2013-08-15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67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因长期坚持开展下基层义诊、基层医师培训等活动,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接触较多,深深感到相比于我们工作的辛苦,他们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同时,更加艰辛!同时,因缺乏保障体系,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能面临倾家荡产之虞,有感于此,八月十四日冒酷暑到中牟县雁鸣湖镇参加由“河南医药卫生报”主办的“每周说法”节目,和广大基层医师就诊疗活动中如何防范及面对医疗纠纷进行了沟通,晚连夜整理体会如下,真心希望能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点帮助。
医疗纠纷是困扰所有医疗结构及医务人员的问题,相对大医院的医生,乡村医生一旦遭遇医疗纠纷因取证难、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处理起来更困难,所受损失也大甚至倾家荡产,有鉴于此,乡村医生更应该加强预防医疗纠纷的教育,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那么乡村医生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纠纷及如何面对医疗纠纷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依法行医,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卫生行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条例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医行为。
   2、严格按照诊疗规范操作。诊疗规范是不可逾越的,不可违背的。它是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戒律。作为乡村医生,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必须认真学习各项诊疗规范,提高常见急危重症的紧急救治和安全转运水平。
   3、 要量力而行  治该治的病是乡村医生避免医患纠纷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按照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职能界定,基层医疗机构只承担“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只负责治疗自己和自己单位能够治疗的一般病、常见病、多发病,对危重病负有紧急救治和转诊义务,因此,只负责“基本医疗服务”、紧急救治和转诊这几项任务,乡村医生必须提高自身“筛选疾病和病人”的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减轻因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机体损害。不断提高自身诊疗疾病的能力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根本。
   5、完善各项医疗文书的书写,医疗文书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件的记录存在缺陷,势必使医生自身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因此,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各种医疗文件应按照有关规定详细记录、及时完成。
   6、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权,损害性操作必须告知、签字;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讯息。
   7、同行之间要尊重  长期以来,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总很“自大”,喜欢贬低别人,吹嘘自己,这很不好。应该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行之间要互相尊重,尤其是乡村医生之间,乡村医生与上级医院医生之间。要学会和上级大夫交朋友,多向他们请教拜师,有好处。
   8、对待已发生的医疗纠纷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回避,不推卸责任,同时也要对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思自己的医疗行为有没有过失、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的健康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及程度,积极封存证据,充分依靠行管部门处理,必要时走法律途径,现在是法治社会,乡村医生懂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防范及应对医疗纠纷及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有很大帮助。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