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1、什么是便秘以及功能性便秘?
便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不同患者对便秘有不同的症状感受,便秘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条:①排便困难,硬便或硬粪块,排便频率减少或排便不尽感;②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天排便量<35g,或者25%及以上的排便费力;③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具有便秘症状的疾病有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器质性、代谢性、系统性等疾病。
功能性便秘是指没有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等疾病引发的便秘,诊断功能性便秘需要符合下面的标准:便秘症状出现最少要6个月,近3个月具有下列特点:
(1)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⑥每周排便<3次。
(2)不使用药物时几乎无松软便。
(3)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见后)。
2、诊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哪些继发性因素?
需要除外的疾病有:1)代谢或内分泌紊乱: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高钙血症、垂体功能低下、卟啉病。2)系统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皮肌炎、淀粉样变。3)神经源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硬变,自主神经硬变,某些精神疾病。4)肠道疾病:结直肠癌,肛管狭窄、直肠粘膜脱垂等。
3、功能性便秘分为哪几类?
可以分为3类,各类特点如下:
(1)慢传输型便秘(STC)
是指肠内容物从肠内近端到结肠和直肠远端的通过时间较正常为慢。又分为结肠无力型和末端结肠运动紊乱型。临床上以年轻或中年女性多见,少便意、便次少,粪质坚硬;肛诊无粪便或触及坚粪;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缺乏出口梗阻型证据。
(2)出口梗阻性便秘(OOC)
是指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排便时不能完成松弛或产生矛盾运动;部分患者具有排便反射的损害或丧失,使直肠排便敏感性降低。临床上可有全结肠传输时间正常或轻度减慢,但残余物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排便费力、排便不尽、直肠内存有泥沙样粪便、用力排便时矛盾运动。
(3)混合性便秘
患者同时具有上述两型便秘的特点
4、便秘患者应接受哪些检查?
便秘患者,应该注意听从医师的建议。医生会从诊断疾病、排除其他诊断、指导治疗、评价治疗等几个方面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检查。首先医生会进行常规查体。肛门指诊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由于隐秘性及操作不便等问题,兼之有肠镜等检查,因此被医患双方忽视;其次是实验室检查,包括大便常规及潜血、血常规、血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器械检查主要的是肠镜检查,特别是年龄50岁以上,伴有贫血、腹痛或腹胀,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有结肠癌的家族史,以前从未进
行过结肠癌或结肠炎的筛查的患者更应进行内镜检查。为了对便秘进行分型,了解结直肠肛管功能,可以进行胃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排出试验,排粪造影。
5、(1)树立信心
(2)改善生活习惯
主要是指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要喝酒或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同时还要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留有充分的时间排便,排便时要集中精力,排便困难时可采取蹲位。
(3)心理求助,如果有抑郁、焦虑等,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4)药物治疗
(5)口服泻药有以下几种:
① 容积性泻剂;
② 泻盐;
③ 渗透性泻剂;
④ 刺激性泻剂;
⑤ 大便软化剂;
⑥ 润滑剂;
⑦ 胃肠动力药物。
具体的选择应该听从医师建议。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具体的选择要听从医生的指导。特别注意的是,市面上有很多所谓治疗便秘的药物,大多是夸大其词,长期应用会导致不良反应,一定要慎重。
(6)生物反馈治疗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不佳,应该选择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协调的排便动作,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7)外科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解剖异常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适用于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便秘,直肠排空障碍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