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老旧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旧文章

消化内镜知识ABC

日期 : 2012-08-10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64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1.胃肠镜的基本功能——检查(确定病因,有无炎症、溃疡、肿瘤)

(1);腹痛、呕血、便血、腹泻等症状

(2);怀疑有胃肠疾病

(3);有癌症家族史等应该做胃肠镜检查

(4);药物治疗或手术复查治疗效果

对小肠病变普通胃肠镜无法到达,需要使用“胶囊内镜”。

2.染色检查——发现早期消化道癌变简便、有力的方法

早期癌病变局限于粘膜内,粘膜异常改变很不明显,普通胃镜、肠镜检查极易漏诊,通过染色检查极有利于检出常规内镜不能发现的食管、胃、结直肠粘膜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大大提高了早期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并帮助确定病变的范围。染色检查分为“喷洒色素染色”“电子光谱染色”。食管粘膜染色常用复方碘溶液称故“碘染色”,胃和肠粘膜常用“亚甲蓝染色”。“电子光谱染色”是通过内镜主机内置的光谱设备发出多种光谱对粘膜染色,染色快速、简洁、可靠。日本和国内大多消化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在胃镜检查时最好加做染色检查。

我科胃镜具有“电子光谱染色”功能,还有德国进口的超细喷雾导管可经内镜活检孔插管喷洒染料染色,操作简单,效果极佳,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见。

3.超清晰、超放大、染色胃镜优势——显示微小病变

日本富士能ZW-590胃镜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胃镜,一条镜子具有200倍超级放大10光谱的电子染色血管强调三项功能,能将微小的病变清晰显现,更有利于发现早期肿瘤以及粘膜萎缩、增生、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

4.超细胃镜优势——几乎无痛苦

日本富士能ZW-470N5为可四方向弯曲的最细胃镜,直径仅5.9mm,为普通胃镜的一半。可以经鼻腔口腔插入,与普通胃镜相比插入不舒适感很小,更加适合食管狭窄的病人、肥胖咽腔敏感者以及婴幼儿检查。我们曾对急性心肌梗塞、肺心病、严重脊柱畸形等以往列为胃镜检查禁忌患者安全完成检查。

5.需要定期复查的病变

(1);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正常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许多研究认为食管腺癌和贲门癌源于Barrett食管。

(2);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大多源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致病主要因素。萎缩性胃炎不仅引起消化不良,还易发生为癌变。

(3);肠上皮化生、不典型性增生

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形增生等是病理概念,均认为是癌前病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发现和治疗大多可以消失(逆转),异形增生已经认为是瘤变了,需要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

(3);胃溃疡

胃溃疡有癌变可能,较大的、持续不愈的胃溃疡尤其要复查。

(5);胃肠息肉和腺瘤

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和腺瘤,腺瘤样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和混合性腺瘤样息肉。腺瘤样息肉和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需要尽早切除。

6.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病变定性和排除癌变最可靠方法

胃肠镜检查中常要取病变和病变旁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是对组织固定、切片、染色(普通、特殊、免疫组化等),然后由专业的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情况。病理检查是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和有无癌变最可靠方法。

7.胃肠镜的高级功能——内镜下治疗

(1);切除息肉、早期癌(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

(2);镜下止血(喷洒、注射、止血夹、电凝等)

(3);取出异物

(4);曲张静脉硬化或套扎

(5);良性食管狭窄的扩张

(6);胰胆管造影极取石、放置支架

(7);晚期消化道肿瘤姑息性治疗(扩张、安放支架、电灼通等)

8. 息肉内镜下切除——简捷快速的手术

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息肉可以在胃肠镜下切除,切除息肉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小的扁平息肉常使用热活检钳摘除,较大的隆起的息肉常使用圈套器电凝电切除,有长蒂和粗蒂的息肉内部通常有粗大血管先用止血夹或尼龙套圈接扎根部再切除较安全,术后出血和延迟出血很少。

9.内镜下止血——快速可靠 方法多样

(1);药物喷洒止血:弥漫性渗血、肿瘤表面出血,常用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凝血酶、孟氏液等。

(2);注射止血:血管出血、小创面出血、瘤体出血,通过药物收缩血管和注射后水肿压迫达到止血。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盐水、高渗盐水,还有硬化剂、止血胶等

(3);止血夹止血:使用特殊装置,对病灶释放止血夹子,钳夹血管或病灶,是最可靠的止血方法。

(4);圈套和套圈止血:连发的橡胶圈套器适合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尼龙套圈适合大的瘤体、息肉血管性出血或渗血。

(5);电灼电凝止血:热探头、热极、激光、氩气刀等。

止血方法选择要依出血原因、出血部位、病人身体情况选择,。能需要几种方法联合使用。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