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老旧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旧文章

`科普知识`冬季糖友降糖更要预防低血糖

日期 : 2012-07-17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30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此前,一位70岁的老人再次因低血糖昏迷住院。这名老人有十几年的糖尿病病史,原来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可尚,近日听说某种中药验方降糖效果好。私自换用后已先后两次因低血糖昏迷住院。  
    低血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糖低于正常水平的症候群。糖尿病患者身上始终存在着低血糖与高血糖这对矛盾。糖尿病患者可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导致低血糖。当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服用磺脲类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以及同时应用心得安、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及BAL等药物亦可引起低血糖。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杀虫剂1605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既容易发生昏迷危及生命,也会对人体器官产生损害。低血糖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1);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波动;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2);低血糖反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脑功能障碍。(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4);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进入冬季,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谨防发生低血糖。冬季是低血糖的高发期;冬季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一方面冬季由于天冷运动减少,人的食欲增加,如不注意控制进食的总量和种类,会引起血糖升高;同时寒冷的冬季身体能量需求增加,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 1:00~3:00,患者若平素睡眠较好,但近期睡眠差或者在睡眠过程中经常做噩梦;夜间出汗,常汗湿衣服或第二天晨起头痛或乏力等要考虑很可能发生了夜间低血糖。当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存在时,则应在次日午夜0:00~3:00检测血糖,以备采取相应措施。
    糖尿病患者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低血糖,一旦低血糖反应发作时,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治疗一般低血糖反应的应急措施是食用含有 15~20g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严重低血糖发作应静脉给予葡萄糖并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低血糖的危害虽然较大,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加强日常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日常饮食、运动等,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预防低血糖发作的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  
  2.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如能证实确实存在夜间低血糖,则可睡前少量加餐或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3 .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措施之一。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同时要尽量避免空腹运动,空腹晨练可能诱发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但不要吃得过饱,以免运动时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晨练后不要马上进食,锻炼后马上就吃热的食物可能使消化系统出现暂时性功能紊乱。因此,晨练后、吃饭前最好先喝温开水,让食道和胃逐渐适应后再进食。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