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一、骨折早期如何自救
1.不要盲目按摩受伤部位。外伤后,受伤部位淤血红肿,不要用手去按摩,如果是轻微外伤尚可;如果伤者发生了闭合性骨折,骨头的折断面可能刺伤肌肉组织和韧带,扩大伤情,严重的还可能割断神经和血管,危及生命。如果有破损性伤口,伤口处可能留有泥沙等脏物,按摩时很容易把脏物弄到伤口深处造成感染。
2.立即冷敷。在受外伤48小时内,可以冰块用薄毛巾包裹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这样可以使受伤部位降温,刺激局部血管收缩而减少出血或止血,减轻痛苦。
3.受伤48小时后才可进行热敷。在受伤48小时之后,受伤部位毛细血管的局部出血已经停止,这时用热水袋、热毛巾进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当意外受伤发生开放性骨折的时候,救援者首先要尽快止血,包扎,固定。
5.骨折造成的疼痛引起休克的急救方法。当伤者因骨折疼痛难忍或因失血过多引起休克时,救援者首先应使其保持平卧,除让其服止痛药缓解疼痛外,开放骨折出血等还要打破伤风针剂,以防发生破伤风感染。
6.四肢骨折的急救方法。处理四肢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伤肢,对于开放性骨折应该先止血、消毒,然后用夹板固定。固定的时候要把受伤处相邻的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固定,骨突处要放置软垫,然后在夹板上面绑上绷带,注意不要绑骨折的地方。绑的力度要适当,太松起不到作用,太紧容易使肢体血液流通不畅,而引起肢体坏死。
7.学会判断骨折,可通过3种情况来判断:(1);受伤部位有十分明显且难以忍受的疼痛感,这种疼痛感是一直持续并增长的;(2);受伤部位出现较为明显的肿胀或外伤情况严重,该部位已经不受意识控制,不能自助活动;(3);受伤部位已经出现明显的骨头弯折畸形等。
二、定期复诊的意义
骨折的治疗需要经过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阶段,每一个步骤都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所以必要的复诊时很重要的!
1.任何骨折后功能恢复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功能康复过程中,不正确的方式可以引起新的损伤,比如骨化性肌炎,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硬等。
2.不同骨折对康复方式要求不同,对于骨折病人,锻炼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干扰骨折愈合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有序的锻炼,就是中医所说"动静结合"。
3.复诊可以发现骨折移位,并进行及时调整,或改变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以利于更好的恢复功能,更好的康复。同时早期一些隐匿症状或骨折可能在后续复查中显现,并得到处理,也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4.复诊可以指导病人的功能锻炼,锻炼的主动性要求也要高,中医讲"医患配合"就是这个意义.所以要强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定的锻炼并复诊调整,不可盲目主动锻炼,造成不良后果。
5.骨折康复过程中还要重视“筋骨并重”。中医讲"筋骨并重", 就是骨折后不能只重视骨折愈合怎么样,更要重视关节的灵活度和肌肉的弹性和力度,即"骨为筋用"。
三、脊椎骨损伤的急救措施
1.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脊柱的相对稳定,以避免脊髓遭受再次损伤,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腰椎间盘脱出,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4.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
5.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股骨头坏死。
6.立即送医院救治,防止并发症。
四、如何判定踝关节韧带损伤
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判断:
1.症状 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将足被动跖屈并内翻时疼痛加重,而背伸和外翻时可使疼痛减轻。当其完全断裂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可使距骨产生向前的位移。内踝韧带损伤除有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外,内踝后方踝管可有肿胀淤血;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
2.体征外踝韧带损伤时,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以外踝下方韧带处最为明显,且多较局限,易与外踝骨折相区别;内踝韧带损伤压痛多在内踝下部三角韧带附着处;下胫腓韧带损伤压痛在踝关节前方。
3..特殊检查外踝韧带损伤时,足被动内翻,受伤的韧带被牵拉而疼痛加剧,强行内翻患足则外踝韧带断裂处凹陷增大;内踝韧带损伤,强行外翻患足疼痛加剧,并可能出现韧带断裂处凹陷,固定小腿,前后推动足跟可有内侧活动范围增大现象;下胫腓韧带损伤时,握住足跟作距骨侧向或旋转运动,可发现距骨活动范围增大。X线检查及应力摄片,可间接证实韧带损伤的存在,另外亦可行踝关节造影,亦可间接证实损伤的存在,MRI能够确定血肿的范围,辨明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的存在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