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骨质疏松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近几年在欧洲和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原发或转移性侵袭性肿瘤。对减轻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改善全身相关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柱后凸畸形。PVP是借助于双向X光机、C形臂、CT或MRI的监视引导,在局麻或全麻下,经椎体前方(颈椎)、侧方(胸椎)及椎弓根(腰椎)将一定内径的套管针刺入椎体,注入混有造影剂的骨水泥,使其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
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椎体的机械强度大大增加了,随之,椎体的抗压缩应力的特性也恢复了。因而,病人在术后第二天即可起床活动。病人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能得以迅速恢复,由于卧床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PVP主要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PVP可增加椎体强度,止痛、栓塞瘤体。通过PMMA的热作用和毒性作用,还有较好的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禁用于有凝血功能障碍及不能行急诊椎板切除减压的患者;椎体广泛性骨质破坏,后缘不完整者;椎体塌陷或肿瘤扩散致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者;成骨性转移瘤等。
总之,PVP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并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
微创脊柱科在省内较早的开展了此项技术,总计开展例数有320余例,现单椎体手术时间约20分钟,科室每位医生均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得到骨科同行及患者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