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老旧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旧文章

后路直接椎体去旋转技术

日期 : 2011-06-20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142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面上的侧方弯曲,矢状面上生理前、后凸的减少或增大,轴向面上脊柱的旋转畸形。1984年Cotrel和Dubousset两位医生提出脊柱侧弯三维矫形理论,所支持的90°的旋棒操作虽然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上很有效,但是在轴面上仅仅是转化性的矫形,对顶椎和胸廓来说实际上去旋转效果甚微。
 
    脊柱的旋转矫正关键在于椎体旋转的矫正,传统的矫正方法只有脊柱前路手术可实现部分椎体旋转矫正。前路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大多医师对前路手术入路不熟,对胸腹脏器有一定侵扰,有致后凸效应,对于大于60°的僵硬侧凸效果不佳。
 
    近几年后路直接椎体去旋转技术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报道越来越多。椎弓根螺钉可提供脊柱三柱固定,为椎体直接去旋转提供力学着力点。通过在顶椎区4-6椎体椎弓根螺钉安放去旋转工具,将顶椎区凹侧螺钉推向外侧,凸侧螺钉推向内侧,凹凸侧同时联合施加矫正力于旋转椎体,完成顶椎周围椎体去旋转,可提供脊椎侧弯的真正三维矫形。
 
   后路直接椎体去旋转技术的优势:
   1、采用后路手术,骨科医师最熟悉的脊柱手术入路,操作快捷,可避免前路手术对内脏的侵扰。
   2、凹、凸侧同时联合施加矫正力于旋转椎体,矫正力均匀分散旋转各个椎体,实现了真正的三维矫形,去旋转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3、胸椎:避免胸廓成形的使用,但仍能矫正“剃刀背”畸形,提高冠状面的矫形程度,改善术后肺部功能。
   4、腰椎:缓解椎管狭窄,减小不稳和失衡,支持融合。
 
 
                     术前X线片                      术后X线片
 
                        术前外观                         术后外观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