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郑州市东南区域跨越管城区、经济开发区、航空港区、郑东新区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承担着200百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烧伤、神经内科、消化科消化病医院等是我们医院具有良好基础的代表性科室。近2年以来,由于院领导加强对重症管理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使我院重症患者救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重症识别水平不断提升,重症患者前来就诊率不断增加。
2013年11月26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被郑州市卫生局定位“郑州市重症医学中心”。 郑州市一院及郑州市重症医学中心正在逐步向疑难、重症病人诊疗中心发展,重症医学的比重将会逐渐加大。建设什么样的重症医学科,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重症患者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主任娄萍在连鸿凯院长和重症医学科主管院长胡和平的指导下,对重症医学科暨“郑州市重症医学中心”的发展方向做了专题汇报。
汇报指出:一、重症医学中心继续加强团队和梯队建设,完善组织构架和医疗资源调配,“质量-安全-水平体系”的建立是重症医学科建设的主题,尤其强调质量控制是医患安全的主题。我院建立了重症医学科管理工程,进一步改进了重症科室制度、规范、应急处理及紧急状态下处理流程、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各重症单元专家根据国内外各不同专业最新技术给予补充,信息反馈,纳入专科重症单元规范及流程中;进一步完善了重症目标监测指标,提升重症管理及治疗水平,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社会效益。二、把握重症医学科发展动态,专注于学术的发展。作为一个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平台,要充分利用各专业优势,平衡多学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综合诊疗技术使能达到来源于指南,高于指南的目的。制定青年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制度。三、承担医院和郑州市的应急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是重症医学中心的责任。
在重症医学中心的发展方向引导下,我院在2014年1月10日,举行了第三届仲彝学术论坛暨重症医学研讨会,胡和平主管副院长主持了重症医学研讨会,重症医学科娄萍主任做了《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报告,孟鹏飞主治医师、李艳丽主治医师分别做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解读(2013版)、《国际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解读(2012版);心胸外科魏文学副主任、孙子瑞主治医师分别作了“重症患者早期识别”及《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解读;急诊科韩志领主治医师根据急诊专业侧重“重症患者识别与评分及院前、院际转运的关键环节评讲;肝胆外科席立森主治医师作了《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的讲座;内容分享后,烧伤科主任娄季鹤、田社民,呼吸科副主任李军利,中西医结合科罗伟贤等积极参与指导和讨论。此次研讨会得到了连鸿凯院长的高度评价和临床各科主任及医师的好评。
在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疾病之间选择我们的发展道路;不可逆性疾病救治与社会伦理学相结合,满足不同人群对医疗的需求是连鸿凯院长对我院重症医学指出的发展方向。国内、省级重症专家及郑州市重症医学会的支持和认可是我们最大的荣誉。感谢学界及社会各界对我们重症医学科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