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有一种力量温润人心,他们以崇德向善的人格魅力,推动社会进步。有一种精神触动心灵,他们以至真至善的大爱义举,擦亮文明底色。
近年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开展善行义举先进个人评选、选树推荐“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活动为抓手,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平台,以公益广告宣传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为推动医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我院善行义举辈出,争当“好人”蔚然成风,志愿服务如火如荼,文明之风吹遍全院,全院文明指数节节攀升。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平凡普通的一员,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她主动践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凡人善举”谱写了一曲充满社会正能量、人间真善美的正气之歌。她就是我院营养膳食科护理人员——吕志华。
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志华从市残联得知,位于管城区熊耳河附近北庆里有一个贫困户,家里情况十分艰难。这家唯一的顶梁柱、正值青壮年的王伟州身患视力残疾,照顾全家的重任几乎全部压在王伟州的爱人王小丽身上,上有近80岁的公婆,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王小丽偶尔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一家人挤在不足50平米的老旧民房里,房子因年久失修,逢雨必漏,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王伟州一家的状况牵动着吕志华的心,吕志华主动联系 市残联,申请帮扶王伟州一家。2020年11月10日,在市残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吕志华带着两床羽绒被和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来到王伟州家中,希望帮助王伟州一家缓解凛冬将至的压力,给他们送上一份关怀与温暖。看到吕志华的身影,王伟州的爱人王小丽热情地迎了上去,“谢谢吕老师,感谢您的爱心帮扶。”接过帮扶物品,王小丽感激地向吕志华一再道谢。
得知爱心人士过来看望,王伟州近80岁的母亲走到门口来迎接。来到家中,吕志华与一家人亲切拉起家常,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结合营养膳食方面注意事项提出一些养生建议。
在交谈中,吕志华了解到,王伟州正在参加市残联组织开展的残疾人技能培训,积极寻找就业机会;王小丽每天安顿好老人和孩子后,坚持参与残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市残联吴先生表示,正是得益于吕志华老师这些志愿者们的爱心和奉献,广大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人间真爱,激发了他们主动改变现状,奉献社会的积极性。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让整个社会变的更加温暖美好。
我院志愿者吕智华(左一)、市残联工作人员吴先生(右二)与
王伟州的母亲(左二)、妻子(右一)亲切拉起家常
在我院,像吕志华这样主动帮助弱势群体的“身边好人”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有的只是工作生活中的小善举,扶危济困的暖心事,有口皆碑的热心肠,持续传递的正能量。这些善行义举,简单而又具体,低调而又务实,虽不激越宏大,却似涓涓细流,沁人心扉;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我们挖掘宣传身边好人,是因为这些平凡的事迹感动、影响着我们,这些凡人善举折射出人性最闪亮的光辉,温暖着我们每个人,温暖着整个社会。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小善终能汇聚成大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的氛围一定能够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