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名字以及背后蕴含的“雷锋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今年的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我们身边,无数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他们中有义无反顾、挺身而出,逆行千里驰援荆楚大地,为生命摆渡的急救人;有主动请缨、冲锋陷阵,毅然奔赴郑州岐伯山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白衣战士;有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发热门诊40多天,做好发热患者排查的医护人员;有全副武装、日夜坚守在预检分诊处,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有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基层一线,守护辖区百姓健康的家庭医生……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让战疫一线处处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为全国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2月5日驰援武汉以来,我院急诊科副主任高建凯带领医护人员刘赵毅、潘军尚、司机路晓峰一行四人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急救转运工作已经整整一个月。在江城的工作日历撕掉了一张又一张,高建凯一行四人所在的河南急救队完成了1500余名患者的紧急转运任务,他们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坚守,一直在为患者的生命“摆渡”。
在郑州岐伯山医院隔离病房,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医护团队最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护士长刘敬带领护理人员不断优化护理流程,与患者真诚沟通,积极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进行治疗。为了安慰一位心理压力较大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刘敬每天通过对讲系统不断给患者鼓劲。看着患者顺利出院,大家表示,连续多日的奋战和艰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自1月22日以来,发热门诊护理小组组长张媛带领护理团队已经坚守岗位40多天,她们穿着三级防护装备,带领疑似患者进入留观病房,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按照医嘱给患者进行治疗、护理、采样、采血,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耐心细致,精准到位。为了节省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护理人员长达8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大家脸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但是没有一个人有丝毫抱怨。在抗疫火线,她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把“南丁格尔”光芒绽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我院门诊预检分诊处,医护人员们每天值守在由简易帐篷搭建的体温筛查点,24小时在岗做好预检分诊各项筛查。全院机关后勤多个部门的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加入预检分诊队伍,成为最前沿防线的守护者。无论清晨黄昏,无论凛冽寒夜,无论大雪纷飞,值班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常常一个班站下来,脚是麻木的,腿是僵直的,但无人言苦,无人喊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用执着坚守诉说着大疫当前的无畏和担当。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生们主动冲向抗击疫情一线,用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健康。航东社区医生苗亚洲、商都路社区医生贾天杭主动请缨到确诊和疑似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排查,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对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近期去过湖北的人员、从疫区返郑的人员进行摸排统计和隔离观察,对确诊患者住所进行全面防疫消杀,对疑似人员进行登记随访,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年年春风里,岁岁吐芳华。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雷锋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救治患者、逆行而上、防控疫情、日夜坚守……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疫情时期的“雷锋精神”。每一个无名英雄,都因无畏而不凡。让我们向这些最美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