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住着850个孩子,所有的男孩儿都姓郑,所有的女孩儿都姓周(州),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家——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与我们身边在父母呵护关爱中成长的孩子不同,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遭到家庭遗弃的孤残儿童,是可怜的“折翼天使”。作为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关爱和关心。
为了让福利院的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1月10日下午,市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张文艳、副调研员朱仙霞、我院党委书记孙晓辉带领我院党办、外联办、儿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临床心理科、感染管理科、心电图室等科室40多位党员志愿者和医疗专家志愿者,来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向孩子们捐赠了价值2000多元的板蓝根、甘草片、四磨汤等药品及生活用品,并对福利院内的近百名儿童进行了精心的义诊。
卫计委张文艳副书记、朱仙霞副调研员和我院孙晓辉书记带领党员志愿者,在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书记夏子伦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儿童生活区、学习区、康复区等场所,看望这里的孩子们。据夏子伦书记介绍,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段不幸的身世,他们大多是被遗弃的婴儿、孤儿、打拐获救儿童以及服刑人员子女,这些孩子大部分有智障和残疾等先天缺陷。“阿姨好!”在儿童学习区,一位患有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的孩子,有些害羞地笑着和大家打招呼。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笑脸,委党组张文艳副书记心疼地将孩子抱在怀里,详细地询问孩子们的身体、饮食、住宿、学习等情况,亲切地与孩子们互动交流。
据夏子伦书记介绍,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推出了“类家庭”养育模式,即从社会招聘真实夫妻,由他们和孩子组成家庭,住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生活。有了“家庭”的照顾,有些原本孤僻、敏感的孩子,感受到了健全家庭的温暖,开始愿意与人交流,也更阳光了。委党组张文艳副书记表示,家庭温暖是福利院的孩子们难以感受到的,家庭教育更是不可替代,这种类家庭养育模式非常好,能让更多孤残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恢复。
义诊现场,我院专家为近百名儿童进行了检查,“把嘴张大,让阿姨看看。宝宝的牙齿又白又齐,真好看,以后要继续保持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呦。”口腔科医师李海燕亲切地为孩子们做检查。儿科主任王艳丽看到本应活蹦乱跳的孩子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十分心疼,在为孩子们诊治病情之余,向福利院的院方管理人员、保育人员及领养家庭普及了冬季易发疾病、孩子发育情况和常见病情对应措施等相关知识。
随后,大家还参观学习了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党建示范基地,通过现场听取经验介绍、参观阵地建设、现场交流等方式重点学习了儿童福利院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
孙书记表示,关爱孩子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这些不幸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加倍的呵护。下一步,我院将与儿童福利院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将医院所能和福利院所需有效结合,长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医疗专家志愿者为孤残儿童开展义诊送健康活动,同时为儿童福利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孩子们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