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中国焦点在线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3月11日,我来到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外科诊室里,一位瘦小的老医生洗礼了我的心灵……
老人名叫孙明生,80岁,退休后坚持坐门诊已整整二十年。步入诊室,一眼望见穿着白大褂、带着工作帽的他硬朗的坐在凳子上和就诊患者交流,时不时地用手敲着键盘登记患者信息;,和患者沟通时,一双眼睛迥然有神、神情专注、反应灵敏、声音洪亮;写病历时,一笔一划,字迹工整。
14:30分,“医生,给我打支破伤风吧!”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外伤患者因为眼睛框擦伤鼻子前来就诊。 “别着急,我看过伤口了,只需用碘伏擦拭,无须打针”。话间,孙明生为患者讲解了打破伤风针坚持的四个原则,听得患者频频点头。“那给我开点药吧,医生”,孙明生看着患者微笑着说:“小病别大治”。 “好医生,真是位好医生” 患者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
15:00,“医生,我家孩子刚才脸摔地板上了,快给开点药吧”。孩子的妈妈、奶奶和姥姥簇拥着将孩子带到诊室。孙明生带着眼镜详细检查了孩子稚嫩的脸庞,未发现大碍,交代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孩子没事儿。听了医生的建议,一家人这才放心地回家了。
16:00,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因身子骨不适,带着片子请求孙医生诊断。孙明生手拿片子朝45度角方向、推着眼镜端详地看着片子,关切地说:“回去热敷一下就可以了,无须过度检查治疗。”
三位病人,孙明生未开出一张处房,实在令我震撼、佩服……
小编有感:孙明生老人说:“他想干到一百岁”。为其奋斗一生的行医生涯,使孙明生感慨:最深层次的仁医,是低调做人,老老实实、诚心诚意为病人解除病痛,不需病人花钱的坚决不花。在同事眼中,孙明生是个劲头很足的人,每天早上6:30分准时到达医院,一周6天坚持在门诊坐诊,风雨无阻。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晚辈敬佩,需要我们学习,这也正是他美好的诠释了“老骥伏枥 志在为患”的医学精魂。
送走了病人,孙明生和我拉起了家常。他每天早上6时坐B17第一班公交车,6点30分准时到达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晨练,然后参加交班会开始一天新的工作。他每天和年轻人一样,未开先例,每天参加晨会交接班,晚上开会后再坐班车回去休息,风雨无阻。一天,他下公交车时,被一辆电动车撞到在地,导致腰椎骨折,术后三天便锻炼身体,症状稍微缓解,就早早来坐诊。用他的话说:“工作是我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