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成就健康 让生命更美好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百姓看得见的公益承诺
两年前,50出头的
昨天,当他兴奋地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时,激动不已,不停地感慨“是新农合政策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是医院的慈善义举救了我们家。”
大病救助像一道阳光,给生命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而像这样的温暖,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遍地涌动。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连鸿凯说,这一切都源于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奉献完美医疗产品的不懈追求,对于全心全意成就健康的不懈追求,对于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
爱心:解决看病贵,12种大病免费手术治疗
昨天,50岁出头的李先生出院了,出院前,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当他拿到刚刚减免报销的22000元钱时,激动不已,一个劲地说:“是新农合政策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是医院的好政策救了我们家。”
李先生来自商丘宁陵县,2年前,被查出食管恶性肿瘤,但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痛苦的他,只能一直吃药,保守治疗。
正当他们一家一筹莫展时,李先生家人听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12种重大疾病救助活动,于是,李先生便和家人一起马不停蹄赶到医院,一检查,李先生符合救助条件,于是,顺利入院并进行了手术治疗。
“自从我院开展重大疾病救助活动以来,至今已成功免费救治重大疾病患者15例,顺利完成手术12例。”母心灵院长说,纳入该院救助范围的12种重大疾病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急性心梗搭桥、唇裂、腭裂、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12种大病的每个病种的前100名患者手术免费,同时医院为患者报销来回路费。这意味着1200名患者住院期间的手术费用,70%由新农合大病救助给予补偿,之外的30%通过医院职工捐款和与国际微笑行动基金会合作等渠道筹措资金。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这次爱心活动的受惠者?
“具体来讲,就是符合手术指征,且无并发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孔忆寒,按照我省新农合大病报销政策,重大疾病患者自动出院、自行转院或因出现严重并发症等原因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按统筹地区现行补偿方案予以补偿。
奇迹:抢救危急重病人,8大监护室显“功力”
和李先生一样,79岁的黄先生一提郑州市一院,同样赞不绝口;不过跟李先生不同的是,令他感激不尽的,是医院令危重病人起死回生的抢救技术。
接诊的医生回忆,当时老人头皮撕脱,大量失血,胸部多发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双下肢开放性骨折,生命垂危。当地医院无法救治。
经人介绍,老人迅速被家人从当地转诊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几个小时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老人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除此以外,车祸中,下腔静脉破裂大出血的5岁晓艳;来郑看望女儿,却突发心梗的洛
谈及这些,连鸿凯认为,这和“重症医学体系”密不可分。
据了解,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强化危重症患者管理,打造重症医学体系,为中原急危重患者撑起生命的保护伞。率先在省内设立8个重症监护病房,分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
“这八个重症监护病房都拥有高素质的重症医学专家技术团队,配备有国内外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抢救器械,为危重症患者提供先进、高层次的救治保障和更加人性化的关怀。”连鸿凯说。
便民:创新推出多种门诊方式,优化流程、降低费用
郑女士体检查出乳腺纤维瘤,当天下午1点多,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她便进行了手术,并在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顺利出院。从住院、手术到出院,郑女士只用了约21个小时。
日间手术最早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日间手术模式”,即在一个工作日内安排患者的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患者留院24个小时。今年2月20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推出了这种国外比较流行的手术治疗模式。
谈及该模式的好处,该院副院长胡和平归结了三点:第一,减少病人住院时间;第二,节省了费用,约可节省30%~40%,“如果是医保病人,一样可以按住院报销,费用也会减少”;第三,加快了医院床位周转。
在胡和平看来,日间手术一般来说相对简单易行,比如鼻息肉、乳腺纤维瘤、脂肪瘤等。
此外,医院还推出全天候门诊服务,这不但解决了患者8小时外的就医问题,还保证了在夜间就诊的患者享受到与日间门诊同样的专家医疗服务,检查结果当日可取,真正实现24小时无缝隙的诊疗服务。
同时,该院积极探索实施“手术团队”联合服务新模式,努力为每位患者提供手术、护理、心理、营养等全方位医疗服务。
连鸿凯说:“患者的就医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通过再造流程,让患者就医渠道更加畅通,让患者就医负担减轻,从而让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更加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品牌。”
核心:“五大抓手”,提升医院内涵
一个医院的长远发展,战略是一个大命题。而连鸿凯提出的狠抓内涵建设和“凝铸学术人文建名院,凝炼学科求突破,凝聚人心谋发展”的理念,不仅明确了医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更为医院的创新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加强内涵建设依托了具体的“五个抓手”,即开通心脑绿色通道——向高品质高效服务要未来;开展多学科会诊协同——让科学规范的终极治疗成为现实;深入进行危急值跟踪——铸就安全无忧的医疗平台;强化危重症患者管理——提供先进高层次保障的治疗过程;狠抓医患沟通——实现医患双方的共同追求。
为实现这“五个抓手”,医院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措施,不仅取得了诊疗服务的新突破,更带来了科研创新的硕果累累,实现了医院品牌的再次升级:烧伤和整形,两大优势学科,继续蓬勃发展,未来将成为覆盖全省,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国内外知名的医学美容中心;成立了全省唯一的消化病医院;此外,该院心内科、整形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等一批省市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在业界享誉盛名。
同时,记者了解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址是开元寺,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