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文章

考试来了,你焦虑吗?
2013年5月28日,东方今报B12版,《又到考试季 考生焦虑多》
五一长假后, 面临中考、高考的考生们也迎来了关键的冲刺时刻。 面对一次重要的考试,一部分同学内心变得忐忑不安起来,有的一想到即将走入考场,就开始心慌、出汗等,有的害怕自己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出现手抖,不能写字,有的担心自己会昏倒、、、一部分同学因为压力过大,还出现了感知觉问题,譬如变得敏感,不能忍受噪音, 正常的说话、关门就会引起他们烦躁不安。有的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僵硬,不灵活、其实上述情况都是由于对考试的担忧而过于紧张,出现了焦虑障碍的一些表现。
那么什么是焦虑,它有哪些表现呢?焦虑是对未来活动的预想而引起的紧张不安、忧虑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往往这种焦虑指向将来的某种状态,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所造成,或者这种紧张、恐惧的的程度和现实的环境不相称,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的担心。考试前焦虑则是指在应试情境作用下,出现程度不同的情绪性反应和生理反应。除了情绪上的变化,常常有如下表现: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头晕,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等;有的表现为躯体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腹痛、腹胀、腹泻、尿急、尿频等;还有一部分人会表现为运动性不安,如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有时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被惊吓等。
其实,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其积极意义在于提醒人们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一般来说,压力会导致焦虑,通常压力和学习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即中等程度的压力最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适度的焦虑对考试是有益的。然而过于焦虑,情绪变得急躁易怒, 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思路紊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都会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效果,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那么如何面对和处理考前焦虑呢?
首先,当我们体验到焦虑的情绪时,第一步要做的是觉察这种情绪状态,并给它一个命名,譬如说"我是焦虑的“,人们总是对不确定的事物或者状态产生焦虑,譬如不明飞行物,疑难杂症等。而命名本身可以增加确定感,降低惶恐和焦虑。然后是接受它的存在,和它和平共处,而不是急于让它消失得干干净净。要知道焦虑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 每个人都曾经体会过或者正在体验这种状态。同时适度的焦虑具有预警作用,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等。所以我们还是欢迎存在一点焦虑哦。而过于焦虑只不过是在剂量上大了那么一点,浓度上高了一点,就像通过降低音量,可以使噪音变成悦耳的音乐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纠正过于焦虑的状态,使它趋于正常。
此外,考试还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被评价的情境,考试焦虑在本质上是担心自我可能遭到负面的评价。与其说为成绩担心,害怕考砸了,不如说是在担心家长、老师、同学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可度和评价等。实际上是个体期待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好的评价和认同,担心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而在重大的考试情境下,这种愿望尤其表现得突出而强烈。 因此,
正确评价自己,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历次的考试成绩,做纵向的比较, 自己的现在和以前相比,那些方面进步了,那些方面需要注意,对自己的水平有个真实而系统的评估。除了纵向比较,还要学会横向比较,了解自己在班级学生中所处的位置。通过纵横比较,建立适合自己的考试目标和期望,有的放矢,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对于部分考生而言,放弃“必须”“应该”“绝对”等想法,也很有帮助。譬如说,把 “必须,应该考上某一个学校”“必须、应该考出高分”等僵化的、非理性的思维换成“尽可能地努力,尽可能地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等。
团体治疗对考前焦虑也有良好的效果。在团体中,当个体意识到原来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很多人都存在,很普遍时,紧张的情绪就会得以缓解。焦虑的个体往往不够自信,缺乏支持等,而在团体的互动中,团体的力量可以帮助其恢复自信心,获得足够的鼓励支持。同时结合个体咨询效果更好。
总之,考试焦虑是我们在应试情境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及时地认识并做出调整,有利于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发挥出自己具有的水平和能力。
通讯员: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