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生活保健

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生活保健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日期 : 2014-08-11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3390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鼠疫(plague); 是由啮齿动物和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其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常见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这就是腺鼠疫,其90%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腋下或颈部,受害的淋巴结肿胀、红肿、变软、化脓,发热是最常见的。 鼠疫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经鼠蚤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 要传播方式。 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 余种蚤类。
      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的症状:很多感染该种病菌的人可能全无症状,部分人只会有轻微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在开始发病时已迅速出现频密的水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情况。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可能会死亡。
     传播途径:霍乱可通过进食未熟透的受污染食物或饮用未煮沸的受污染食水而传播。熟食亦可能受生的食物交叉污染。高危食物包括生的或未熟透的海产,如生蚝和未熟透的虾蟹。
潜伏期:由数小时至5日不等,通常为2至3日。
     治疗方法:若患者出现水泻或频密的腹泻,应为其补充水份及电解质。抗生素可有效缩短腹泻的时间,从而缩短排出细菌的时间。患者的排泄物应妥为处置,避免疾病蔓延。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 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
3. 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 食水应取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 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6. 避免进食高危食物,例如贝类海产、生的食物或半熟食物。
7. 烹调食物时,应穿 清洁、可洗涤的围裙,并戴上帽子。
8. 食物应彻底清洗。贝类海产应在清水中洗刷和冲洗,再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其自然净化。内脏如无须保留,应加以清除。
9. 易腐坏食物应用盖盖好,存放于雪柜中。
10. 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海产,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雪柜上层存放熟食,下层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11. 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温度应保持于摄氏4度或以下。 12. 食物应彻底煮熟。
12. 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13. 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4. 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前应彻底翻热。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
15.目前尚无理想的、保护效果较好和保护持续时间较长的霍乱菌苗,因此不提倡使用过去沿用的霍乱疫苗用于霍乱的预防。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