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党务公开

Publicity Of Party Affairs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党务公开 > 基层党建

生命摆渡人:“负”压急救车承载满满“正”能量

日期 : 2020-03-26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3008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号响起,战士们义无反顾,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地冲锋陷阵。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铃声就是作战的冲锋号,铃声响起,急救人们甘愿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向险而行,一次次挺身而出,奋勇作战,用顽强的意志扬起生命的风帆,他们被称为“生命的摆渡人”。

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新院,就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摆渡人”,他们不惧危险、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港区新院、机场、定点救治医院连成的“生命线”上,用无私与大爱守护人民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他们就是市一院港区新院急诊科医护人员。

英勇无畏 向着最危险的地方集结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经过一个多月的生死战“疫”,疫情防控的形势持续向好,在战局扭转之际,境外疫情出现迅速蔓延趋势,境外人员大量涌入,增加了疫情输入的风险,对战“疫”发起新一轮的挑战,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成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市一院港区新院临近新郑国际机场,承担境外输入发热患者的转运任务,义不容辞。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郑州市卫健委根据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机场口岸转运专班的安排部署,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段新国、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特勤科副科长岳俊伟带队,紧急抽调6名医护人员组成“机场转运专组”。从2020年3月14日开始,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各由一名医生、护士、司机组成,负责境外输入所有发热患者的转运工作。市一院港区新院急诊科医生侯懿鸣、肖劲彪,护士许汝鑫、裴阳,司机王松鹤、刘彦峰临危受命,全力以赴投身到此次转运任务中。转运发热患者,就意味着有可能要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存在巨大的潜在危险。“作为一名党员,疫情开始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愿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现在站在了维护人民健康的前沿阵地,随时都有可能与病毒短兵相接,虽然有些紧张,但一定不辱使命。”急诊科医生侯懿鸣说道。明知前路危险重重,却依然义无反顾奋勇向前,他们将个人安危抛之脑后,坚守使命与责任,迎着危险逆行而上,用血肉之躯为护卫百姓健康筑牢坚实的屏障。

大爱无疆 以赤诚之心守护“同胞情”

对于转运组的医护人员来说,密闭的负压急救车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24小时待命,只要作战铃声响起,便立即冲向战场,在生死线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博弈。

“有一例境外输入人员核酸检测为阳性,请迅速出诊。”2020年3月17日中午2点,接到紧急任务的侯懿鸣、许汝鑫、王松鹤片刻不敢耽误,第一时间赶往机场。34岁的患者董某无发热症状,从菲律宾乘坐航班回国,于3月17日中午12点经广州抵达新郑国际机场,在逐个排查、逐个登记的过程中,郑州机场被通知患者首次核酸检测为阳性,便立即联系转运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上报120指挥中心,请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后,将患者送往定点救治医院。转运途中,患者的电话铃声不停地响起,不时有与他密切接触的人员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他的情绪越来越焦躁,对疾病的恐惧感逐渐增大。“不要紧张,我们还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查,您要相信我们,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您的。”医护人员轻声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解新冠肺炎知识,与他拉家常,打气鼓劲,说到口干舌燥也不厌其烦,耐心为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缓解紧张焦躁的情绪。

近四个小时的转运,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让医护人员在密闭的负压急救车中感觉更加憋闷,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没有喝过一口水,身体逐渐出现不适,渐渐感到头晕、恶心,浑身大汗淋漓,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脸上被勒出了一道道痕迹,双手被汗水泡的发白发胀。转运完患者回到医院差点虚脱晕倒,休息片刻稍有好转后便立即对自己和负压急救车进行认真仔细的消毒,待作战铃声再次响起时,能够快速冲向战场。    

    

顾不上吃饭、喝水、往返数趟转运患者,在深夜中奔波……面对凶猛的病毒,他们英勇无畏,一次次冲锋在前,为守护患者,守护同胞拼尽全力,彰显了大爱与赤诚之心。

对待家人 他们心中满是深深地愧疚

“父母年纪大了,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这次参加转运任务我就没告诉他们。”急诊科医生侯懿鸣哽咽地说道。在战场上,他们为了守护人民的健康英勇逆行、无惧无畏,但是提及家人,心中却满是亏欠。从参与转运任务以来,转运队的队员们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按照规范要求,自从接到任务后,他们没有回过一趟家,没能陪在孩子身边。 

侯懿鸣的爱人也是市一院急诊科的一名医护人员,得知他参加这次任务之后,虽有担心但更多的还是支持,“我也是一名医护人员,知道肩上扛着的责任,我会把家里照顾好,让他安心工作。”侯懿鸣的爱人说道。父母年迈,大儿子正在上小学,每天要看直播课,爱人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小女儿交给丈母娘照顾。“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每当孩子想念爸爸的时候,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诉说思念,简单的“见面”后只能匆匆挂断电话转身投入到战斗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抗击疫情付出着艰辛的努力。“疫情尚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在接到进驻机场的任务后,急诊科医生侯懿鸣、司机王松鹤与二院、三院和六院8名医护人员组成新的转运组,继续坚守一线,奔赴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他们是黑夜中负重前行的勇士,危难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用血肉之躯托起生的希望,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