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医院。从著名医学家、留德博士、首任院长阎仲彝先生在抗日风火中创立省立二院,到解放初期郑州国际和平医院一分院和郑州市立医院,再到如今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鲁山建院,到内乡开封的迁徙,再到今天的郑州市东大街唐开元寺旧址。从2006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郑州国际微笑行动”。今年来自国内外的70余名顶级整形专家共同为省内外近366名唇腭裂患儿进行筛查,已完成唇腭裂手术107台。在忙碌紧张的5个日日夜夜,白衣天使把“爱心”和“真情”留在了孩子们心中,永远铭记在国际医疗志愿团队成员的脑海中。
爱心,温暖每一个不幸孩子的心
国际微笑行动,一个国际儿童医疗慈善团队,由马基夫妇于1982年创立,总部位于弗吉尼亚的诺福克。成立至今,医疗志愿团队已经为超过200,000名患有唇裂、腭裂及其面部缺陷的儿童提供免费治疗。这些不幸的孩子来自省内外,最远的来自西藏拉萨,他们大多家境贫寒,负担不起手术费,一些十多岁的孩子仍未做手术,外表的畸形影响到她们的生活,遭受着旁人异样的目光。但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们得到了医护人员特别是白衣天使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医院举办这次国际微笑活动,除免费手术治疗外,还为每个患儿家庭补助200元往返路费以及100生活费。医院专门在门诊5楼设置微笑行动病房,在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情况下,用最好的设施、最好的服务配合好医疗队工作。护理部抽调60多名护士及护士长组成九大护理单元体系,分成筛查组、术前组、术后组、夜班1组、夜班2组、复苏组、手术组、器械组、保障组。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护士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就布置好了温馨的微笑行动病房。
筛查组,医院门诊楼前广场,来自省内外的300多名患者和家长挤满了筛查现场,护士刘亚思负责筛查导诊,张卉、孙张丽一人给患儿测量生命体征,一人负责测体重,天气炎热,她们用手轻轻擦拭了一下额头汗珠后就又投入到下一个患儿筛查中……徐瑞琴护士长负责患儿抽血工作,儿一护士长胡红霞和科室护士要萌萌、刘林红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也加入到“筛查抽血”队伍中。
术前组,护士每天要安排35-40名患儿床位、洗澡、剪指甲、测生命体征、做皮试等大量基础护理工作,有时候忙起来连喝口水的空隙都没有。护士长侯巧红深入病房讲解手术前注意事项和术前禁食时间,患儿家长大多来自山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省内、外语言沟通不便,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护士长侯巧红嗓子都沙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术后组护士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这些不幸的孩子,术后28床患儿吴杰术后因伤口疼痛不肯饮水,不停哭闹,父母在身边又哄又骂,还是不见效果,这是护士长刘敬快步走到患儿身边,用手轻轻抚摸这他的头,右手细心的为他擦拭嘴角唾液,一边鼓励他:“小杰是个很乖很勇敢的孩子,现在伤口有点痛,来,乖,喝点水,一会儿就不痛了,姐姐不骗你,你相信姐姐的话吗?”小杰含着眼泪点了点头,刘敬护士长一小口一小口地给他喂水喝,还不停给他讲故事,直到小杰慢慢入睡,此时她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
护士李晓芳在做好术后患儿护理的同时,还担当起了“翻译官”的角色,她标准的发音,准确的英汉翻译,赢得了外国专家和国际微笑组织领导的高度好评。
夜班1组、2组在护士长谢俊清、孟丹的带领下,轮流值夜班。每次都是提前30分钟到达微笑病房,护士长们亲自交接物品、药品、器械等,夜班护士查对护士交班本,交接术前区、术后区患儿情况。夜晚的病房
已彻底地失去了白天的繁杂与喧闹,当大家都进入甜美的梦乡时,夜班护士却在灯光下埋头书写各种记录单,其他护士却在走廊步伐轻盈地巡视着……微笑,征服了世界
国际微笑行动的专家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在他们眼里,护士们不仅代表着医院,代表着郑州,更代表着中国。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们,在活动期间密切配合,积极合作,圆满协助医疗对成员完成了100多台手术,充分展示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的靓丽风采,赢得了他们翘指称赞,不停地说:“very good!”
手术组,每天早上7:30准时到岗到位,孙新宇护士长说,由于患儿的增多,现在手术台次增加到6台,护士一上班就开始查看手术室物品、器械、各种管道、仪器是否在备用状态等等,护士有时候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4个多小时,还得积极配合医生的个人手术习惯。董继红副主任一方面忙于郑东医院工作,一方面还安排人对医疗队带来的仪器进行培训,确保人人过关。巡回护士李倩主动与医疗队麻醉师和护士沟通,医疗队的护士赞叹道:“你们一个个这样能干,我们都没事干了。”一天的手术结束了,手术组所有护士开“碰头会”,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最后清点一天的器械数量,清理、打包,送消毒供应中心后,才离开工作岗位,此时时针已指向21:05分。
手术在进行,器械组的护士各负其责,尽职恪守,只见护士楚莹莹正在清点术后器械数量,确认无误后,迅速“转移”到器械清洗洗刷间。护士王梓颖接着清洗手术器械,查看器械有无破损,以保证洗涤质量,烘干后交于护士张俊霞高压灭菌处理。每天平均清洗、消毒、灭菌器械100余台。从早上7:50工作到21:00下班,一天下来,当张俊霞下班准备回家时,才感觉双腿已经开始发酸。由于器械组的及时消毒供应,才保证了手术台次的顺利完成,她们就是手术中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在复苏组,50多岁的郗冰健护士长,对待哇哇啼哭的患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博大的“母爱情怀”感动着医疗志愿队的每一个人,ICU护士长韩冰每天都是全程护送患儿到术后区,如果平均一天按36台手术计算,她就要奔波36个来回护送患儿,她在用心创造着感动。这时候刚下手术一个唇腭裂患儿,护士长马瑾身怀六甲,对即将身为“母亲”的她,对孩子更是有一种期望感,一看到患儿进复苏室,她就迫不及待地安置床位,监测生命体征,哭闹时,还不时喂少许果汁。当家属未到达复苏室前,她会一直怀抱、呵护着患儿,直到家属到达,她才会深出一口气。
4月13日,适逢美国儿科监护专家Ben Hu 的38岁生日,复苏室的护士们亲自为这位外国专家准备了生日蛋糕,他激动地说:“太感动了,万万没有想到,医院的护士这么细心。”
在手术期间,护士们走得最晚,每天早上7:30准时到达,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有时候工作12小时以上。超时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对着患儿远比对着自己的孩子时间多。作为妻子、母亲,作为女儿、儿媳,对着亲人,她们只能轻轻地说声“抱歉”。手术室护士长付慧,自己的孩子因为发烧,直到晚上9点下班后,她才带着孩子去看病。护士刘娟、张丽娟正在哺乳期,为了工作,她们还是舍弃了孩子。护士杨丽因为父亲突发疾病住院,她却顾不上看一眼,给家中打个电话后,继续开始上班……
4月13日下午,本来是休息时间,普外三、心胸外科护士长刘敬却出现在微笑病房里,她放弃了与家中孩子团聚的机会,去微笑病区志愿服务。手术室退休护士仲华,志愿来到手术室,亲自负责国内外专家生活起居等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护理部刘春丽主任、景福琴副主任、感染办苏福萍主任、三甲办副主任徐志霞、妇产科科护士长王爱武、护理部李杰……她们为了微笑病房患儿平平安安,都放弃了与家人、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在“郑州国际微笑行动”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来确保“郑州国际微笑行动”任务的圆满完成,演绎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正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每一个人的努力,用爱心和真情温暖这些不幸的孩子,不仅改变了一大批孩子们的面容,更为他们的一生带来了快乐和微笑。正如一些孩子所说:“我们将永远记住医院这些白衣天使姐姐、阿姨们!”爱,在这一刻充满人间。 ( 王占锋 )